实验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

2011年以来,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依托各类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科研资源平台,结合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项目,在原有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专业基础上,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3个工科专业,以及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2个农科专业的相关实验平台纳入中心,使理、工、农相互交叉融合,形成了更加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验教学体系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根据学科交叉融合的需要,中心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在结构上更加注重层次性和开放性;在实验内容上既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与前沿科学、工程实际和社会应用的密切联系,构建了三层次、三类型(即“三三式”)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三层次即基础型、综合提高型和研究创新型。基础型是以专业基础实验训练为主,加强学生对科学原理和概念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综合提高型是以专业课实验和技能训练为主,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研究创新型是结合教师科研成果、校企合作研究项目,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三类型即专业实验、专业拓展实验和创新创业实验。通过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实验技术、食品检测分析技术、土壤农化分析等专业实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通过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分离工程、酿造工艺学等专业拓展实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潜能;通过创新创业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生物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农业学科以及综合利用生物学知识和技术措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三式”实验教学体系

二、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国家级和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的实施,中心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第一,实验教学注重与社会需求结合。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生物技术在食品生产与安全检测、微生物肥料等领域广泛应用,使得相关行业急需大批熟练掌握生物技术的创新型专业人才。中心构建了理、工、农融合的实验教学平台,使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第二,实验教学注重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充分利用中心依托学科雄厚的科研实力,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以科研促教学,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创新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第三,实验教学注重与企业生产相结合。为了使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满足企业生产需要,中心与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荣丰食用菌有限公司等26个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中心建设多个校企共建实验室,并聘请多位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与论坛活动;另一方面每年选拔优秀的学生在企业进行创新创业实践。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让学生更多了解企业生产的需求,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竞争,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第四,实验教学注重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依托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一流的师资队伍,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开放实验、科技创新型社团等措施,为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课题、接触学术前沿提供机会,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高水平的教授、专家亲自指导大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一流专业素质的同时,教师的人文关怀也影响着学生。通过加强课外实践、企业参观实习,建设校企合作中心、中试基地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学校,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将人文素质融入专业素质的培养中,相互促进,融会贯通。